到得出征前一日下午,萧若轻车简从出城,亲自去南大营检视出征大军。
军营里一片忙碌景象,将士们精种抖擞,忙着磨砺兵器擦拭铠甲,整顿行装,准备各项出征事宜。前些年国势不振,在北方游牧民族手里吃多了亏,只要是华夏七尺男儿,心里无不憋着股子窝囊气,怎奈官场**。朝廷不争气。有志热血之士报国无门、亦只能徒唤奈何。
而今少年天子奋有为,硒精图治,选贤任能、锐意澄清吏制,整肃军纪,朝廷气象为之一新。数月之间、亲统大军一连串胜仗打下来,打出了军威,打出了士气、也打出了信心,人人又看到了希望、欢欣鼓舞。激动莫名。契丹胡虏大举入侵的消息传来,军中热血男儿莫不怒冲冠。满胜激猜,自告奋勇清战,要上前线保家卫国,与异族入侵者决一死战,一雪国耻!
萧若目睹这般士气如血的情形,亦感振奋,好生勉励了一番。
当今少年天子在将士们心目中,已是近乎神话般的人物,底下士兵对他的崇敬乎理性,仿佛只要有皇帝在军中统率全军,他们就是不可战胜的,只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,由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蝗。虽古之不贬名将。也不过如此。
不论皇帝走到哪里。都有一大群仰慕的士兵默默跟从,直到皇帝周围士兵越聚越多,人群拥有。走也走不动。但见四面八方人头簇动。乌压压一大片。人山人诲,望不到尽头。数以万计的人聚在一起。竟不闻丝毫喧哗之声、人人表情庄严而肃穆。
萧若心下着实感动。命人把库藏美酒通通抬出来,给每个将士斟上一大碗。
不多时,每个将士都分得一碗酒,双手静静捧着。眼望皇帝。
萧若也拿着一碗酒。一跃登上半人高的土墩子。居高临下环顾一遍。随后。他两手棒着瓷碗打个圈,朝四周致意,扬声道:“这一碗。朕敬众位将士……”他语带哽咽。胸中似有千言万语。却不知从何说起,最后只说出一句:“朕,誓与全军将士同进同退,同生同死!”清朗的语音以内力送出,响彻四方。
话不在多。真正能打动人心的话。一句也就够了。不少将士感动得热泪盈眶、虎目眨红。
萧若庄严地高举酒碗。
“干!!”众人轰然相应、一齐举碗。
萧若与数万将士同时举碗就唇。噜咕噜咕一饮而尽。喝罢。萧若掷碗大笑。
众将士豪气上涌。喝完也把碗狠狠朝地上砸去,叮铃当哪之声激荡成一片。久久不绝。似乎不是砸碗。而是砸胡人的头颅。
“同生同死,保家卫国!”也不知哪个振臂高呼一声。
数万将士须俱耸,声嘶力竭齐呼:“同生同死。保家卫国!“同生同死。保家卫!……
一声声沉雄悲壮的呼喊惊天动地。宛若赤雷炸响、山崩海啸。整个大地都在颤动,枝头鸟崔给震得扑扑腾腾高飞。久久在空中翱翔盘旋不敢落下……
之后、萧若又去检视军营器械。他从不小看敌人,草原契丹人是清一色的轻骑兵,而汉人军队则是步兵多骑兵少、再加上游牧民族骑射之术精湛,野战时,汉族军队碰上胡骑难有胜算,只有依靠器桥制敌,他对此高度重视。
能承受新型黑火药的炮管穆异竹还未设计好。现在只能用以案的火炮及火药打仗。前番出征七十门火炮有几门损坏了,后来试火药时又膛炸了一门,不过,这段时间朝廷制桥监也新造了几门火炮出来,仍然补足了七十门之数。
萧若下令明日出征时把这些火炮全部带上。他对这些初级火炮的杀伤力虽不太满意,可是也只有凑合着用,再怎么说,这些笨重铁疙瘩也是这个时代最最先进的武器、估计契丹人见识过的不多、要是大炮一响。草原野蛮人就吓得四下逃窜,那就比较有趣了。
当日穆异竹制作出护国弩样品,派人送给萧若检视后,萧若就下令兵部工部的工匠日夜赶制这种新型单兵弩,以便替挨下禁军老式弓弩,反正如今国库充足,他在这方面向来舍得花钱。直到今日。护国弩已制壮山八百多具,虽还不足以完全替赖军中老式弓弩,也已能形成强大的战力。
萧若命弓弩手带着全部护国弩出征,他要给骑射之术得天独厚的游牧胡人一个惊喜,让他们尝尝文明世界技术的力量。北上迎敌地二十万禁军将士、不但都是机选出来地精锐之士,而且囊括了整个禁军全部的技术兵器、强弓硬弩外带火炮、自然不在钻下、甚至连库房存放的投石机也通通带上。
萧若查看军营库房时,无意中现一排排战车堆放在阴暗的角落里。看上去还大体完好,只不过表面掌了一层厚厚的灰尘、显然有年头没有动过了。
他一见之下不由大奇,问道:“这些大家伙是什么玩意儿?难不成是驷马拉的战车?”在他印象中,这种战车在春秋战国时是战场上必不可少的武器,衡量一个诸候国的军力,往往就是看有多少乘战车,而到了秦汉时代,则逐渐被灵话机动的骑兵所淘汰、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