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打完以后,杜大用再次给吴正平打去了电话。
吴正平给杜大用说的都惊呆了。
连着问了三次杜大用,是不是可以确定。
直到杜大用肯定了三次,吴正平才真正的非常重视起来,并且表示马上会和市卫生系统的领导联系,明天就开始做体检。
而已经在家休息的佟局,连着接到了栗丛山和吴正平的电话,这才给市卫生系统的老大说了这个事情,对方也表示支持。
就这样,整个案件的面纱开始慢慢被揭了开来。
一中队员回去以后,立马绘声绘色的和守在队里的三个人说了,这三人赶紧拿过数码相机开始一张张照片回看起来。
杜大用回到办公室以后,把这起案件从头到尾再次捋了一遍,这时候才觉得合理,一个学生去方秀娟那里,方秀娟才会不太设防。
这时候杜大用想起了王玲玲说的那句话,方秀娟在看电视的时候,感慨过,有文化真的好。
不过这句话,当时让杜大用根本不曾注意到过。
只有今天中午在张宗平给钱的时候,他突然看见张宗平孩子的书桌上,摆放着铅笔盒,一本课本,书包在另一边放着,就感觉心里跳了一下,这个场景让他当时还在想,为什么自己感觉这么熟悉。
后来回到了办公室一看,这才知道熟悉在哪儿,因为在方秀娟书桌上摆放的印迹和张宗平孩子学习的时候,文具,课本或者其他书籍,基本上摆放的一致。
这才是杜大用觉得最不可思议的地方,中学生!
无论怎么排查,当时在人们的固定思维中,不会去排查中学生这样的群体,因为不会想到孩子会做这样的事情。
但是现在的事实就是,这件案子十有八九就是孩子做的事情。
杜大用想想都不寒而栗。
第405章 一点办法没有
第二天一早,紧张有序的排查就开始了。
各个学校里面今天也下发通知了,明天抽血做体检。
杜大用不知道这个犯罪嫌疑人会不会请假,但是只要有突然因为体检请假的,那么排查范围马上就会缩小的更多。
中午时候,派出去的队员已经摸出来可能的犯罪嫌疑人六个,过了一下午又摸出来三个,一天一共摸出来九个孩子,最大的十六岁,最小的十三岁。
第二天早晨开始抽血体检,未发现有突然请假的,到了下午所有非b型血的学生先全部排除。
整个附近学校b型血的有三百多人,通过父母职业筛选,一下就筛除了将近九成的孩子。
剩下还有不到四十名孩子,那九名孩子已经排除了五人,只有四人还在这里面。
第三轮又开始从案发现场最近到最远的筛选,这下只有三个孩子,最大的十五岁,最小的十三岁半。
杜大用一眼就被那个十三岁半孩子的材料给吸引了。
身高161厘米左右,体重47公斤,眉清目秀,头发很短。
最重要的一点就是,这个孩子就住在离案发现场仅仅相隔两排,小道另一边的地方,那里大部分都不出租房屋的,而是本地常住人口。
于是今天突击送检第一个送检的dna就是这个叫简博文的孩子。
当天晚上就从市局物证鉴定中心传来了消息,比中了!这名孩子的dna和受害人方秀娟体内的遗留物dna一致。
当时出结果的时候,老法医还怕出了错,自己再次检测了一遍,这才拖到晚上才出的结果。
很快,简博文的资料就被全部的调取了出来。
父亲是一名高级汽车维修技师,母亲自己做服装生意,从01年九月份开始,简父受单位派遣去往粤省参加进修,为期一年整。
母亲因为做生意长期不在家,于是给邻居每个月三百块钱,让简博文在邻居家中搭伙吃饭。
由于家庭比较富足,简博文的零花钱还是比较多的。
但是这孩子并不是那种家庭条件不错就在学校不思上进的学生,反而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,从刚上初中就担任了班级里面的学习委员,而且一直学习成绩名列前茅。
就这样的材料,杜大用觉得不会有什么差错的,能在案发现场还能够拿出铅笔盒,课本的孩子,那还能差?
杜大用把简博文的背调材料放下以后,把云翔的手机拿了过来,用云翔的手机找到了栗丛山的号码,用自己的手机找到了吴正平的号码,最后同时按下了拨打键。
因为这时候不仅仅是栗丛山在等着这份比对结果,吴正平也在焦急的等着。
两部电话几乎同时被接听了。
杜大用只说了一句话。
“领导,比中了!犯罪嫌疑人就是简博文!我们马上出发,先把犯罪嫌疑人带回来。”
杜大用这时候是相当兴奋的,但是两个领导这时候却沉默了。
栗丛山先开口了,杜大用就和吴正平悄悄的说了一句,领导来了,就把电话挂了。
“不能采取任何强制手段把这个孩子带回来,马上我还要通报检察院,对于孩子的询问必须有检察机关的人在场,记住,是询问!只能让这个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说出来,因为他现在的年纪不用承担任何刑事责任。”